一、引入产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围绕龙头项目导入优质产业。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和资产盘活深度结合路径,一是依托优质项目,开辟产业新赛道。依托中资环、宁德时代、国能航运、国投生物制造等龙头项目,围绕龙头项目引进上下游企业,为我市开辟循环经济、动力电池、生物制造以及核医药等产业新赛道,努力打造产业新高地,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推出跨区域合作“握手计划”。以盘活闲置资源、培育特色产业为切入点,组队开展工作,引导片区间、区区间联动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主动服务企业,在旺海国际航运中心、医用同位素产业基地、和平区国金中心等项目中,成功促成了供需双方的合作,实现了闲置资产的有效盘活,为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实现存量资产线上推介。将盘活存量系统平台与天津市产权交易平台对接,支持资产主体将具备招商和租售交易条件的存量资产推送到天津市产权交易平台,将招商交易信息披露给投资主体,助力存量资产盘活。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民营企业参与存量资产盘活的通道。
三是重点存量项目精准推介。2024年我市征集了一批重点存量资产项目,共梳理适宜市场化运作、投资收益明确的40个优质项目、招商面积312.11万平方米,面向社会资本公开推介。择优选择具有较强重大建设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经验和能力,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状况良好的社会资本方作为推介项目的签约单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优化资金配置,加大财政资金支持
一是出台金融领域专项支持措施。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天津市金融支持盘活存量资产若干措施》,提出发挥间接融资作用,用好国家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协调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有效支持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见效,提供与项目匹配的模式多样、规模合理、成本较低、周期较长的贷款,助力盘活存量资产。市金融监管局创新性出台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强化职能定位监管评价体系,引导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坚守政策性职能定位。其中,设定基础设施贷款、农地贷款等职能定位特色指标,鼓励政策性银行聚焦重点领域,支持全市发展。
二是针对性推出特色金融产品。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指导金融机构围绕存量土地和房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知名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风貌建筑等标的,提供城中村专项贷款、城市更新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住房租赁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小洋楼专项贷款等金融产品,累计为资产盘活项目提供授信融资规模超1500亿元。例如,国开行天津市分行用好用足相关政策,通过三大工程、租赁住房试点计划、城市更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贷款融资支持我市国有企业盘活土地,支持河北区天津美术学院片区盘活。市金融管理局发挥特色优势,指导三家政策性银行立足职能定位,强化政策性金融服务。一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导向作用。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盘活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针对存量土地盘活项目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缓解项目融资压力。三是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整合信贷、投资、咨询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为存量土地盘活提供全流程、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提升服务质效。
三是加强规划资源领域支持。一是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第一,创新土地供应方式。除居住用地外,支持社会主体自主选择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土地供应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切合实际需求的用地选择。第二,优化地价补缴标准。明确长期租赁的租金标准,弹性年期出让金的收取标准,可按照用地期限与最高年期的线性比例来确定。对土地用途变更的,可按用途差价的70%补缴土地价款。第三,支持既有建筑存量盘活。提出一定期限内用于新业态新功能的支持政策,支持既有建筑存量盘活,土地使用租金按新业态新功能对应土地用途与土地原用途原权利类型的土地评估租金差额的50%确定。二是积极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依据国家文件支撑,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天津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充分利用规划、土地、林业等支持政策,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农业农村方面的支持政策,与市农业农村委等市级有关部门统筹用好各类涉农资金,合力推动项目谋划实施。依托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的“总对总、分对分”沟通机制,定期召开碰头会,互通政策信息,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共同推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强政策宣讲,鼓励多渠道融资。
一是抓住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支持城市更新的政策契机,组织各区各部门围绕老旧街区厂区、城市公共空间等谋划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发改部门会同金融部门,与中信金融、长城、信达、东方等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深化合作,探索分领域、分区域成立专项基金,解决启动资金问题。二是利用REITs、ABS等金融工具,将优质存量资产打包转让,有效盘活资产、回收资金。以项目前期费为抓手,邀请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和高校、科研机构等顶级智库,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储备一批有特色、可实施的盘活方案。近期我市拟会同和平区组织专题活动,邀请京沪江浙等地企业和专家学者,来津考察五大道等特色片区存量资源,主动与高手过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运营。
您的意见建议十分精准中肯,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参考。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出台工作举措,破解盘活存量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提升盘活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