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该课题为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19年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科研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ML2019-HP-F162,2019年11月批准立项,2021年6月通过结题验收。项目承担单位为天津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
该课题通过分析天津市西青区典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包括土壤、作物、灌溉水、大气、肥料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系统化的研究,明确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动态变化趋势。并针对土壤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分析,识别工作区主要的生态风险以及其成因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该课题围绕保护天津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安全,主要开展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础理论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积累预测预警研究等几个核心方面的研究。
该课题研究内容侧重三方面的导向。一是立足数据基础。研究注重分析现有土壤、作物、灌溉水、大气、肥料等的环境监测数据,以海量的数据作为课题分析研究的基础,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详实、可靠。二是强化方法借鉴。收集整理国内外在土壤重金属研究领域的理论、方法,归纳其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博采众长,提出适用于天津市的方案方法。三是面向应用推广。针对建立健全耕地土壤污染预防制度、农业清洁生产种植理念、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分、农作物种植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撑。
成果创新点:
该项目的创新点是探索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USEPA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分别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区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更能够真切的反映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参考。开展了“土壤—水—大气—农作物”系统的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包括元素的输入输出、元素的生态效应、预测预警等,对我市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适用范围:
天津于2020年印发《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布局合理。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天津市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的深入研究,整合天津土地资源、推进耕地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天津市严格保护、合理利用耕地的能力。
联系人:李国成
联系电话:022-23688031
联系单位:天津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