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2018年中央财政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登记号14010237。2018年8月13日批复立项,2019年10月31日通过验收结题,2019年12月20日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天津市科技成果,登记号津20192262。项目承担单位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林果种苗站。
该项目针对当前天津冬枣生产存在的土肥水传统人工管理模式陈旧落后、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品种退化、品质下降和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低,可持续发展乏力等普遍性问题,以目标为导向,依托中央财政改革资金和国家林草局科技成果支撑,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自主集成创新,有效地解决了制约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瓶颈,实现示范园冬枣树新品种更新、新技术嫁接当年成活率达到98%、当年树冠形成并超过原冠体积、当年平均新梢生长量达到160cm以上、翌年实现丰产结果和接穗自繁双收益。同时,实现冬枣示范园水肥一体机械化管理,缓解土壤环境污染,冬枣平均亩产达到1750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35.7%,一级果率达到88.2%,温室冬枣提早成熟90天,全部超额完成项目既定经济技术指标。
本课题成果项目创新点:
1.项目创新示范了冬枣二代新品系更新换代、“三当一翌”速效速成嫁接、温室冬枣促成早熟、稀土配方全元水溶肥、微生物菌有机水溶肥、富硒保健功能冬枣培育、富铁补血功能冬枣培育、水肥一体机械化管理和冬枣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2.项目研制发明了第一代“一种果园水肥一体化多功能机械设备”(专利申请号:201920552315.5)及其配套技术,颠覆了传统冬枣土肥水药基础管理旧模式,水肥一体机械化实现冬枣节水、节肥、节工、节本、地下施药、根系修剪、土壤修复、提质增效等多功能新模式生产,提高了果园机械化、集约化管理水平。
3.项目总结制订了《天津滨海大港特色冬枣提质增效技术操作规程》文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指导并引领冬枣行业标准化生产。
适用范围:
该项目所有创新技术成果具有普适性,可以借鉴推广或直接应用到天津市及全国各地其它树种林果新品种更新、新技术嫁接、水肥一体机械化多功能管理、富硒保健和富铁补血功能果品品牌培育、病虫害绿色防控、温室促成早熟优质栽培、稀土配方全元水溶肥提质增效生产中。其中水肥一体化专利机械设备目前属于第一代产品,可以适宜除山区以外的平原地区林果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管理。
联系人:荣延军
联系电话:022-59922808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